仰望一所學校(1)
——記者采訪側(cè)記
◎盧子璋
(一)
當然,最近讓我感動、欽佩甚至抬起頭來仰望的就是這所學校了
——舞陽縣春雨國文學校。
最初知道這所學校是我在交通廣播負責期間。其時,正值舉辦愛心送考活動,在我前期審看協(xié)辦單位的名單,了解相關(guān)情況時,在一眾的協(xié)辦單位里,赫然躍入我眼簾的就有這所舞陽春雨國文學校!
作為全市的一個愛心送考的大活動,這是全市唯一積極地參與協(xié)辦的學校。一個帶著光環(huán)的念頭瞬間掠過了我的腦際——這一定是一所很有愛心的學校!
同時,一個粗略的猜想也一閃而過——這也一定是舞陽縣一所很有實力的民辦高中吧!
籌備啟動儀式的時間緊,任務重?,F(xiàn)場也很緊湊,面上的事情又非常多。儀式后又各奔東西、進入新一輪的忙碌,最終也沒有能能夠與校方詳談,錯失了對這所有愛心學校的進一步了解。
后來有一次到外地市去辦事,返程的時候恰好途徑舞陽縣城。這是個秋冬季節(jié),天很短,行駛到舞陽縣城時,天色還有些陰沉,而路燈還沒有亮。在這段黃昏來臨前的時間里,為了趕時間,我們的司機把車子開得很快。在人民路東段,在快要駛出這個縣城的時候,我不經(jīng)意間一扭臉,便望到了左前方路北臨街矗立著的舞陽春雨國文學校的大門了。
那大門古色古香的,在這冬日的有些灰暗的天空下,別有一番靚麗的味道。當時我是“噢!”了一聲的。
黃昏還沒有到來,但天色好像更加些隱晦了。這別具意味的大門看起來似乎還不夠大,好像也還不夠那么地氣派。但是,它卻已一種別樣的靚麗吸引了我的眼光。
容不得我多端詳兩眼,我們的汽車已經(jīng)很快地開過去了。
真正地對這座學校有所了解,是在今年6月份。
一次,與教育界的幾位“大腕”朋友閑談。大家漸次地把話題談到當下的教育上來,不僅談,還談得天高地闊,隨心所欲,無所遮攔。當然也涉及到了教育的成就與偏頗。其中一位朋友提到了舞陽春雨國文學校,說該校注重傳統(tǒng)文化教育,是兩條腿走路,兩架馬車并駕齊驅(qū),齊頭并進,高速奔跑的典范,培養(yǎng)了不少優(yōu)秀學子。尤其是在其它學校認為的差生,在這里經(jīng)過浸潤,金蟬脫殼般地很快也蛻變?yōu)轫懏敭數(shù)膬?yōu)秀的學子了!
我頓時來了興趣,追問了幾句,才得知這所學校不僅在教學質(zhì)量上頗有口碑,其獨特的教育理念也深受家長和學生認可與歡迎咧。
而且,校長本人還是攝影家、作家,同時兼任了縣攝影家協(xié)會的主席,編撰過幾本教材,還在省里獲了獎······
一忽兒的功夫,就把這所學校和校長本人說成一朵花了,不,一叢花!而且是正開得五顏六色、絢爛無比······
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,想去現(xiàn)場采訪面談了。
(待續(xù))
(盧子璋:漯河市廣播電視臺記者、中國作家協(xié)會會員、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、漯河市第十批專業(yè)技術(shù)拔尖人才、漯河市文化領(lǐng)軍人才)
責編:瘦馬 編審:王輝 終審:盧子璋